关于做好2020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及省级推荐工作的通知

作者: 来源:887700线路检测中心发布时间:2020-05-18浏览次数:694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决定组织2020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遴选工作,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项目申报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创新创业团队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项目主持人原则上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主持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项目不得超过2项,不得一次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指导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省级重点项目第一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鼓励聘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担任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申报及在研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每个项目的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二、选题要求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建议各学院积极组织申报与乡村振兴、扶贫脱贫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将高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学校鼓励国创计划项目积极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项目申报不限学科专业,可根据学生兴趣在一定范围自主选题。选题范围为: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产业最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的具体项目或企业设置的开放性课题;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社会调查项目;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大创训练项目不得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复。学校重点支持制作实物的小发明、小制作,用以解决身边实际问题。

三、立项程序

各学院在院内评选基础上,对推荐项目进行排序,择优推荐项目参加校级立项评审。学校将在校级立项的基础上遴选推荐国家级和省级项目。根据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项目经费实行据实报销方法,立项后可报销50%,其余待结项后方可报销。各学院未入选校级及以上的项目,可按学校校级项目标准予以资助,经费从各学院实践教学经费中支出。

四、立项类型

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分为三类: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校企合作基金项目。省级创业项目分为四类:创业训练项目(重点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重点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划分团队成员角色,完成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各学院创新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与企业合作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企合作基金项目(校企合作基金项目不限数量);鼓励企业自主立项并资助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产业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五、申报材料

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名额按照各学院推荐名额申报(附件1,创业项目申报不限名额;申报人须填写《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附件2、附件3,一式一份)和《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4,一式一份)。《专业门类目录》(附件5)、《预期成果的具体要求》(附件6)供查阅。

请各学院将申报材料整理汇总后于2020520日前将《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和《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荐项目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237113489@qq.com ,(发送时请将邮件命名为:XX学院创新创业项目推荐材料),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刘文,电话:83105332(内线5332)。纸质材料报送时间另行通知。

/_upload/article/images/2f/5f/68bcd69244c99a3176a6df6dc177/15951174-22f1-4ec4-92dd-150602dce441.gif附件.zip

 

                                                                                    教务处

                                                         2020515